普贤行愿品全文网
标题

黄庭坚:我七岁时,便用一双慧眼,将世事看穿

来源:普贤行愿品全文网作者:时间:2022-11-20 10:12:00
黄庭坚:我七岁时,便用一双慧眼,将世事看穿一2010年6月3日,22时45分,保利春季拍卖会。书法长卷《砥柱铭》,以8000万元的起价,正式开拍。8200万,8500万,9000万,1亿!价格飙得
黄庭坚:我七岁时,便用一双慧眼,将世事看穿

2010年6月3日,22时45分,保利春季拍卖会。

书法长卷《砥柱铭》,以8000万元的起价,正式开拍。

8200万,8500万,9000万,1亿!

价格飙得太快,让人目瞪口呆。

即便如此,仍然有新的买家,不断从场外涌入。

突破1.6亿后,竞价开始以千万为单位疯狂递增,并迅速攀升至3亿。

11点12分,这个数字,最终定格在3.9亿。

落槌,成交。

27分钟,近70轮竞价,15米长卷,82行正文,400余字,加上12%的佣金,总成交价达4.368亿。

书法长卷《砥柱铭》,以刷新世界纪录的价格,对“一字千金”,做出了最硬核的诠释。

而它的作者,便是宋朝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

《砥柱铭》

天才的童年,大都十分相似,就好像是不同的演员,采用同一个剧本表演。

黄庭坚也是如此,“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只要书在手中,分分钟便能全文背诵。

好吧,虽然这个说法,来自正史记载,但怎么看,都有一种“量子波动速读”的既视感。

舅舅李常对此深表怀疑,看到架上有许多藏书,就随便抽了几本提问。

没想到的是,黄庭坚的对答,竟如德芙般丝滑。

李常当场就惊掉下巴,直夸外甥的才学“一日千里”“必有大为”。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

这天,黄庭坚远远望见,一个牧童正骑在牛背上,缓缓从村前走过。

微风轻荡,笛声悠扬,牧童的脸庞,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

他顿时觉得,和这个放牛娃相比,那些追名逐利的人,真是图样图森破: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牧童诗》

请注意,此诗写于公元1051年,黄庭坚当时只有七岁。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坐在自家门外,摇着纸扇,端着瓷杯,还翘着二郎腿。

听到长辈谈起家国大事,说到京城里的权力斗争,他便喝一口茶,抿一抿嘴,吐出两片茶叶,然后满脸不屑地,从唇齿间挤出两个字:“幼稚!”

有没有被吓到?

即便著名“神童”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咏鹅》,也不过是一副充满童真的画卷,而同龄的黄庭坚,一对早慧的双眼,却早已将世事看穿。

别急着惊讶,传奇还在继续。

第二年,同村的友人进京赶考,他又欣然赋诗相赠:

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

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请转告皇帝老儿,我本是天上神仙,谪在人间已有八年。

嗯,联系上下文来看,应该是文曲星没错了。

果然壮志凌云、豪气冲天。

好在他的才华,确实撑得起这份自信。

1067年,二十三岁的黄庭坚,进士及第,由此正式迈入仕途。

在叶县做了几年县尉之后,因为北京(河北大名)留守温彦博的赏识,又在国子监当了八年教授。

此间十余年,他的个人生活,也值得一说。

在湖州,经岳父孙觉引荐,他的诗文,获得苏轼五星好评:“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

有文坛领袖站台背书,黄庭坚立刻“声名大震”,从十八线的青年写手,一跃成为北宋文坛的耀眼新星。

他先后有过两段幸福的婚姻。

妻子孙兰溪,聪明贤惠,从无嫌弃家贫之语,也无搬弄是非之句。

继室谢介休,善良体贴,俭朴孝顺,且多才多艺,佛学、女红、诗文,无所不精。

但遗憾的是,这两任妻子,都因病早逝。

多年后,黄庭坚在撰写墓志铭时,想起从前的点点滴滴,自是悲难自已:

呜呼,如兰溪之女美,介休之妇德,皆室家之则也。常欲以楚辞哭之,而哀不能成文。

——《黄氏二室墓志铭》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这是黄庭坚的《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虽然只有百余字,却尽得《醉翁亭记》原文神韵。

在为政上,他也和欧阳修一样,走的是宽简与平易之道。

1080年,36岁的黄庭坚,改任泰和知县。

当时,朝廷刚刚颁布盐税法。

为了邀功请赏,各地都争先施行,催征税款。

唯独泰和县不见丝毫动静,官吏一脸苦闷,百姓却喜大普奔。

哲宗即位后,太皇太后高氏听政。黄庭坚应召进京,担任校书郎、检讨官,负责编撰《神宗实录》。

同期进入秘书省的,还有张耒、秦观和晁补之。

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

——苏轼·《答李昭玘书》

就这样,苏轼最赏识的四个年轻人,成了一个写字楼里的同事。

公务之余,他们少不了饮酒作乐、赋诗填词,堪称北宋文坛的“F4”。

“诗文一出,洛阳纸贵”,其受欢迎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流量小生。

“苏门四学士”的美名,正是源于此时。

为皇家修史,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风险极高。

若是朝廷满意,仕途自可再进一步。

但稍有差池,则会危及前程,甚至搭上身家性命。

究竟会是哪种结果,不仅要看实力,更要凭运气。

黄庭坚却很特殊,既尝到了甜头,也咽下了苦果。

《实录》完稿后,高氏很满意,很快便提拔黄庭坚为近臣,让他担任起居舍人,负责记录天子日常和朝政大事。

但黄庭坚没有想到的是,他呕心沥血编修的国史,日后竟成为政敌栽赃陷害的把柄。

1094年,黄庭坚出任鄂州太守。

就在赴任途中,他突然接到通知,要求留在开封地界,等候朝廷质询。

黄庭坚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为人坦荡,行事正派,自然无惧任何调查。

只是哲宗刚刚亲政,支持变法的章惇拜相,包括苏轼在内的“旧党”之人,尽遭罢黜。

黄庭坚位列“苏门四学士”,又岂能逃过此劫?

果然,章惇和蔡卞等人,煞费苦心,在《神宗实录》中找到千余条“铁证”,称黄庭坚在编修国史时,有很多诬陷失实之词。

但经过史官核实,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有据可依。

剩下的几件事,他们强烈要求黄庭坚“给个说法”。

蔡卞质问:“你写‘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这不是造谣生事、污蔑朝政吗?”

黄庭坚回应:“当年我在大名府任职,曾亲眼见到此事。他们治水,的确如同儿戏。”

态度如此强硬,亲朋好友都非常担心。

黄庭坚却大手一挥:“用事实说话,不怕!”

但是在宋朝,给官员定罪,“莫须有”就可以了。

果然,在章惇的指使下,谏官依旧上书,坚称黄庭坚“诋熙宁以来政事,乞重行窜黜。”

最终,黄庭坚被降为涪州别驾,先后安置在黔州、戎州。

两州地处西南,山高路远,穷乡僻壤,说是任职,实为流放。但黄庭坚很是坦然: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

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开怀饮,放声歌,不要苦心去琢磨。

白发戴花,骑马射箭,神采风流,可与古人比肩。

到任后,他和当地书生打成一片,讲学传道,指点诗文,很受他们的欢迎。

只是在前往黔州的途中,黄庭坚应下的一个承诺,又为日后的颠沛流离,再次埋下了祸根。

过荆州时,当地正在重建承天寺。

住持久闻黄庭坚大名,便想在落成之后,请他为新寺作记。

黄庭坚当场答应。

六年后,哲宗病逝,徽宗即位,向太后听政,新旧两党的命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交替浮沉。

苏轼、苏辙、秦观等人,相继接到诏书,被调回中原。

黄庭坚也在被赦之列。

从四川返程时,他特意在荆州停留,为承天寺作记。

当天,湖北转运使陈举也在场。

他提了一个小小的请求:“某等愿记名不朽,可乎?”把名字刻入石头,自然是想“不朽”。

按理说,堂堂一方大员,亲临作记现场,既是对佛教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黄庭坚本人的热情支持,提出这样的要求,不算太过分。

对于作记的人来说,也就是多写两个字的事。

但耿直的黄老先生,却当场拒绝了转运使大人,任由陈举的一张老脸,红一阵,黑一阵,尴尬万分。

1103,向太后还政于徽宗,支持新法的赵挺之拜相。

陈举趁机献上《荆南府承天院记》,并将其中的一段话黑体加粗,弹劾黄庭坚“幸灾谤国”:

儒者尝论一佛寺之费,盖中民万家之产,实生民谷帛之蠧,虽余亦谓之然。然自省事以来,观天下财力屈竭之端,国家无大军旅勤民丁赋之政,则蝗旱水溢或疾疫连数十州,此盖生人之共业,盈虚有数,非人力所能胜者邪!

就事论事的一番感慨而已,毫无幸灾讽刺之意,明显又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罪名。

但是在大宋,这样的弹劾,几乎百试百中。

很快,黄庭坚就被革职,押往宜州羁管。

途中,他遇见秦观的儿子秦湛、女婿范温扶柩北上。

原来秦观接到诏书不久,便病逝于滕州。

黄庭坚伤心之余,将自己仅有的盘缠,全都送给了秦湛。

而他自己,也在两年之后,客死于宜州贬所,终年六十一岁。

时间回到1085年,在德州任职的黄庭坚,曾给四会知县黄几复,写过这样一首诗: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寄黄几复》

同乡好友,京师一别,天南地北,音信相隔。

当年桃李盛开,春风拂面无尽欢。

如今漂泊江湖,孤灯夜雨对愁眠。

胸怀凌云万丈才,半生襟抱未曾开。

身渐老,发已白。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瘴气弥漫,猿猴悲啼,不知何时才能离开这艰险之地?

一封寄给友人的书信,却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特别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之句,更是时人竞相效仿的典范。

全联不用一个动词,仅用六个意象,就写尽相聚得意之乐,说尽相思落寞之苦。

这种名词串联之法,前有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后有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但论起对比之强烈,画面之突出,意象之丰富,情感之浓郁,都不及黄庭坚之语。

至于末尾四句,表面上写友人,实则写自己。

和黄几复一样,黄庭坚的一生,也是空有凌云之志,却无青云之路。

刚直不阿、宁折不曲的性格,让他在党争不息、权斗不止的北宋,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好在黄庭坚看得淡然,活得通透,对尔虞我诈、蝇营狗苟之辈,更是不以为意,甚至嗤之以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千金虽好,哪里买得到自在和逍遥。

其实,黄庭坚有没有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并不影响世人喜欢他的诗文、仰慕他的为人。

论诗,他师法杜甫,比肩苏轼,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对宋代文坛影响深远,甚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流派——“江西诗派”。

论书,他精通行、草,楷书自成一体,与米芾、苏轼、蔡襄并称“宋四家”。

论人品,他至孝至诚。

母亲病重,他衣不解带,昼夜服侍。去世后,他在墓旁筑室守孝,积郁成疾,几近不治。

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为母亲清洗便器的故事,更是被写成文字,录入《二十四孝》。

元祐年间,朝廷荫补,符合条件的官员,可以推荐儿子入仕。

黄庭坚却特意上书朝廷,愿意委屈儿子,将做官的机会,无偿转让给家境更加贫寒的侄子。

作为“旧党”中人,他一生受尽“新党”迫害。

但王安石变法失败,闲居南京半山之时,他却专程赶到江宁,看望这位“新党”的精神领袖。

王安石死后,黄庭坚更是连写两首《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字里行间,全是真切的敬重与怀念:

其一

短世风惊雨过,成功梦迷酒酣。

草玄不妨准易,论诗终近周南。

其二

啜羹不如放麑,乐羊终愧巴西。

欲问老翁归处,帝乡无路云迷。

正是因为文品与人品的高度统一,苏轼在向朝廷举荐官员时,才专门给黄庭坚写下了这样的话语:

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这评价,一点都没有夸大。 参考书目:《宋史》元 脱脱《清波杂志校注》宋 周辉《宋名臣言行录》宋 朱熹 李幼武《续资治通鉴长编》宋 李焘

-END-

【作者简介】叶楚桥:读诗词,写人物,讲故事,有品有料更有趣。新书《唐朝诗人的快意人生》《宋朝词人的诗酒年华》正在当当和天猫热卖。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肉餧虎 以肉餧虎

以肉餧虎成语名称以肉餧虎成语拼音yǐ ròu sì hǔ成语...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

以莛撞钟成语名称以莛撞钟成语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

1997年7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7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7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7月26日...

1997年7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7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7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7月23日...

最新文章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古诗原文...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怜微才者,乃有驰驱...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古诗原文[挑错/完...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